为了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,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,避免支教队员出现“只读死书,教课枯燥”的情况。支教团成员们积极讨论,努力学习,增加自己的文化素养,力求给孩子们带来更多实用、有趣、健康向上的特色课程。千年文字,一脉传承,为了让支教老师们更好地教书育人,提高支教老师的文化素养,7月17日上午,支教成员从安阳县辛村一中出发,开始了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旅程。
我国的文字博大精深,从字体的演变过程来说,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见的最早的、成批的、成体系的、较为成熟的文字,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。而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,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座集文物保护、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汉字专题博物馆。
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,成员们来到中国第一个以文字为专题的博物馆,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庄严的建筑物,在博物馆的前方路面上有着一排放大版的骨头,上面刻着歪歪扭扭的字体,给博物馆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。团队在馆外合影留念后进入到博物馆里参观,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奇奇怪怪的文字(甲骨文),队员们纷纷驻足观望。
走到二楼关于青铜器的展厅时,迎面传来的是国之重器的厚重感,器皿上的花纹无不显示当时朝代的兴盛,充满锈迹的外衣透露着它历尽的沧桑。从中国文字的始祖商朝甲骨文到如今的汉字,从国之重器青铜器到如今的铁器,队员们不禁感叹先人们的智慧以及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通过此次参观学习,支教团成员深刻的感受到了中国文字承载着各民族的文化和精神,深刻的感受到了中国文字的无穷魅力。支教团成员们为中华民族有着博大精深的文明而感到骄傲自豪,同时坚定了他们要将支教进行到底,把象征着爱的种子的蒲公英洒满中原大地的决心。支教团每一位成员都希望将璀璨的中华文化、不一样的眼界带给孩子们,用最实际的行动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(电气工程学院 撰稿:杜智宇 朱悦 审稿:常德海)